你知道吗,MP3播放的声音最高时几乎等同于喷气式飞机起飞时的噪音。不仅是MP3,随身听、手机、KTV、蹦迪等娱乐性噪声正在损害着人们的听力。保护听力,减少娱乐性噪声,打手机一次别超过10分钟。
现代人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但不同于普通的电离辐射,手机发射的电磁波波长为900MHz-1800MHz,虽然尚没有达到损伤DNA的程度,但此种微波可以辐射深度达颅内4-6cm,刺激水分子和细胞发生运动,导致相应组织温度上升0.1℃,引发如头痛、脑血供障碍、面部皮肤烧灼感以及耳部及耳周皮肤烧灼感等热反应,而且可以引起诸如睡眠方式的改变、血压升高、认知功能障碍等非热反应。
尽管并非所有专家都认同长期使用手机导致脑瘤等发生率升高,但由手机发射的电磁波引发的潜在致癌作用已经引起众多专家的关注。此外,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手机可发生类似于过度噪声刺激对听力的损伤,导致不可逆的听力下降。
过度的噪声刺激将导致耳蜗外毛细胞和内毛细胞的损伤或丢失,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听觉阈值移动。噪声刺激还能使外周听觉神经纤维突触间的联系发生改变,并引发中枢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之外,音量的急剧变化可以导致听觉器官的急性声损伤,出现内耳组织毛细胞损伤、盖膜移位等。动物试验已经证明,一定强度的冲击波负压确能使中耳和内耳发生